第122章(1 / 2)
男主人警惕地看着褚曜。
这人看着年纪不大,才而立,穿着打扮却像是四五十的老学究,还拉长一张脸,让人忍不住联想到“死气沉沉”和“古板”二词。
他似乎习惯性眼白看人,对褚曜上前凑近乎的行为不友善,但余光扫到后者腰间的文心花押,神情立马来了180度转变。
“你是?”
“果真是先生。先生约莫不记得了,族里有个小辈在先生私塾启蒙过两年,有回去接孩子,远远见过一面。”
褚曜张口就来,真假掺半。
他的确见过位男主人几面,只是人家不屑跟欢场楼子的后厨杂役说话,这还是第一次。
男主人神色和缓几分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
褚曜语气自然:“曜观先生形色匆匆,还带着家中妻儿,可是要出门远行探亲?”
男主人叹道:“非是探亲远行,要搬家。”
褚曜故作诧异:“搬家?这……那先生的私塾和那些学生……在下这些年也有些经营,先生若有难处,曜或许能帮上忙。”
男主人听后大为感动。
恨不得当即就引褚曜为毕生知己,双目微闪水光:“私塾已经关了,学生也尽数散了。”
褚曜虽有心理准备,仍被男主人这一回答背后的信息震了一惊——
孝城这么危险了?
要知道孝城私塾少,教学质量过得去的更少,男主人的私塾就是其中之一。
因此不少人家都愿意将孩子送过去。哪怕此人喜欢在束脩上刁难人——学生家境好,收的束脩少,他就多教,学生家境差,不止收束脩多,还动辄呵斥,随意翻脸。
这意味,他在孝城这片地方没有生存带来的竞争压力,活得比大多人都体面滋润。
孝城乱(四)
此人根基就在孝城。
而他二话不说弃了私塾……
这要多大的危难,才会毅然决然放弃经营多年的根基,带着家中妻儿资产远走他乡?
男主人见褚曜表情,猜到他还没收到消息,看方向兴许还是往孝城去的,便好心出言劝了一句:“你此行可是要去孝城?”
褚曜没有正面回答。
只是旁敲侧击:“难道去不成?”
男主人道:“去不得,去不得!”
褚曜:“缘何去不得?”
男主人也没有隐瞒,脸上浮现几分咬牙切齿的恨意,说道:“还不是那天杀的庚国!”
他这么一说,褚曜看着似乎更加迷糊,不解:“庚国?可四宝郡早就在庚国手中……”
没事儿攻打自己的地盘作甚?
男主人道:“庚国内乱啦。”
寥寥几个字,褚曜脑中混乱的丝线瞬间缕清,他冲男主人拱手:“还请先生指教。”
男主人内心得意——他这辈子最遗憾的,便是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无人欣赏,连老天爷也薄待他,不给他匹配的文心文士天赋,让他成为一个普通人——褚曜作为文心文士还向他求教,侧面也证明了他的价值。
并未露出骄色,反而回了一礼。
“使不得使不得,在下与君一见投缘,有什么‘指教不指教’的。”男主人一扫被迫出逃的苦闷,笑着拉着褚曜的手,一副“哥俩好”的亲昵姿态。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
几乎将他知道的都说了出来。
此事根源还是在庚国王室身上。
先前说过,庚国王室内乱才给了郑乔咸鱼翻身的资本。内乱的源头便是庚国老国主突然中风,瘫痪了半边身体,日渐衰弱,膝下几个儿子在各自势力拥趸下斗得不可开交。
一开始,谁也没人想到郑乔。
郑乔是谁?
生在他国的质子。
说得好听一些,郑乔是去别国当质子,其母亲去别国“和亲”,母子俩大义凛然牺牲自我,保住了庚国十余年和平,为庚、辛两国和平做出贡献。但说得难听,这就是“弃子”。
庚国老国主根本不在意一个女人和一个儿子,作为国主,他能缺女人?
有了女人,他会缺儿子?
听说郑乔还成了伺候人的佞幸,得了个屈辱的“女娇”诨名,打心眼儿不承认这儿子。
太让庚国王室脸上无光了!
出于这些心理,即使这些年庚国发展可以,辛国国力也在衰弱,两国差距慢慢缩小,庚国老国主完全可以试探着要回郑乔母子,但他就是没这么做,只当自己忘了。
不过,他忘了但有些人没忘。
例如他的王后。
几个儿子斗得不相上下,膝下只有三朵金花的王后心忧不已。这些庶子的母亲没一个简单的,一旦他们成了新国主,他们的娘还不弄死她啊?于是日夜垂泪,苦想对策。
三个王姬听到消息宽慰她们母亲,还顺道出了个如今看来有点馊臭的馊主意。
让王后选个好拿捏的未来国主。
↑返回顶部↑